粗,压根也不惧与英国展开海上军备竞赛,在当今世界上,英洋德三国是处于一个水平线上的顶级海军力量。
英国海军规模更大一些,大洋帝国皇家海军技术更先进一些,德国海军训练更严谨一些,除此之外没有太大的差异。
英国皇家海军在丘吉尔于1911年9月成为海军大臣之后,提出以德国作为英国唯一对手,海军部正式提出的“一强标准”,即在主力舰上超过德国主力舰的60%,并于1912年3月18日正式宣布这一标准。
丘吉尔曾经这样阐述自己的政策;
“如果我们的海军霸主地位受到损害,那么我们民族和帝国的前途以及多少世纪来由生命和成功所积累起来的财富就会不复存在,一扫而光。因此;要像德国明天就要进攻那样做好准备。”
在丘吉尔的努力下,海军预算由08-09年的3220万英镑增加到13-14年度的4870万英镑,到1914-1915年已超过5000万英镑,达到历史的最高点。
海军预算在整个英国军队预算中的比例也远远超过其他军种,09-15年间,整个英军预算的净增额为7740万英镑,海军占了7070万英镑。
预算的增加,确保了英国皇家海军扩建计划的实施与技术的改造。05-09年间用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费用为2810万英镑,到了09-13年间则上升到3470万英镑,增幅达到23%。
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的订购数目也由12艘增加到24艘,增幅达一倍。
到一战爆发时,英国已有各式战舰417艘,其中现代主力舰31艘(另有16艘在建造中),前无畏舰39艘,大大超过德国的176艘,实现了对德主力舰60%优势的“一强标准”。
世界大战爆发后
英国将海军战略定为旨在控制本土水域,封锁敌方进入世界大洋的路线,并且在德国远洋舰队离开基地的情况下,为舰队总决战抢占最有利的位置。
“封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