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英法两位集团军司令官的附和声中,他就能听出很多东西,英法两国军队在西线战场并肩战斗三年多了,隔阂依然很深。
在索姆河北线战场,主力军是英国第三和第四集团军,辅助力量是法国第六集团军,总兵力约62万余人。
而在爆发激战的索姆河南线战场,主力是大洋帝国远征军,辅助力量是法国米舍莱上将的第10集团军和英国加夫勋爵的第5集团军,兵力总计67万余人。
其中大洋帝国远征军30万人,而英国和法国人战斗至今各有折损,所有的38个师都不满编,多的万余人,少的只有六七千人,其他的非死即伤。
协约国兵力总数达到130余万,而对方的德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不足72万(遭受连番沉重打击后的数字),近乎2:1的优势。
若是抛开帝国远征军抵达西线战场后的形势改变,英法联军近百万人对战德国人79万人,优势并不大。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空中持续狂轰乱炸的效果,这令德军向前沿增援的铁路,道路和桥梁全部中断,损失的兵员无法及时补充,援兵上不来,伤员下不去。
此消彼长,双方实力对比迅速转换。
在进攻最猛烈的南线部分地区,敌我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经达到3:1甚至4:1,为装甲集群的突击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
“先生们,对于暂时取得的优势还不能太乐观,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夜间将用炮火封锁德军主要向前方输送兵力的公路和桥梁关键节点地区,我要求炮火停止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
白天将由我皇家陆军轰炸机队接管战场,对道路上出现的任何行军队列实施轰炸扫射,阻绝德军增援兵力。这是能否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
李栓柱元帅在地图几条重点道路方向用力敲了敲,以示重视。
白天德国人在航空队肆虐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向前线大举增援,一望无际的平原就是无法逾越的死亡地带。
他这番叮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