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超过一半的情况下,第四师团撑不住了,不得不边打边撤,向小林独立混成旅团靠拢。
东线的第六师团打的极其凶狠,用40毫米、60毫米战防炮,76毫米榴弹炮直射火力,对美军装甲部队实施打击,士兵们使用捆扎起来的重型手榴弹,炸药包对进攻上来的装甲车实施爆破,打退了美军方面10余次的进攻,击毁各型装甲车160余辆。
在双方打的精疲力竭的同时,冷不防日军第六师团组织仅剩下的9000余名士兵发起全面的白刃反击,将美军数万部队打的大溃,缴获并摧毁各型火炮440余门,取得一场惨胜。
然而,准备已久的美军毕竟拥有巨大的兵力优势,而且集中了三个炮兵师加上七个独立炮兵团狂轰滥炸,配合装甲部队进攻,打得非常积极主动。
一周之后
败退下来的第4师团和不得不放弃阵地的第5师团向中央靠拢,与小林独立旅团汇合,再加上第5师团向前方支援的一个坦克营和21旅团,总计3.9万余人。
这其中,第4师团兵员损失过半,仅剩下1.17万人,而打的极其凶悍的第六师团损失更惨重,几乎人人带伤,能够继续坚持战斗的只有不足6000名官兵,两个师团加起来只有17000余人。
他们的顽强战斗同样给美军造成重创,伤亡人数达4.43万余人,在拥有火炮和装甲优势的情况下战损比2:1,基本上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不得不停下来修整补充。
美军对此准备充足,从北部和东部源源不断的火车抵达科罗拉多州多个重要城镇,以每天一个陆军师的规模向前线增援,彰显出本土作战的巨大优势,很快就将重新具备进攻能力。
而美军算漏了一点,那就是日方有组织移民中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大部分都接受过短期军事训练,甚至有部分直接就是退役老兵,能够迅速的补充部队损失。
第一次美日战争爆发后,面对前方极为不利的局面,留守在亚历山大地区的两个日军旅团日夜兼程的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