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至沓来,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洛克斯,这个月能生产多少辆车?”
“史密特先生,工厂已经加班加点的在干活了,这个月估计能够生产出120台车,最多不超过123台。”
“哦卖嘎的,这样的速度怎么能够行?我们积累了太多的订单,三年都消化不完。”
“没办法先生,您也看到了,厂里上千名工人都在忙着,要想增加产量,只有增加人手增加设备,增加场地,这些华人都是最好的工人,和德国工人一样棒。”
“那好吧,洛克斯,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看着生产主管洛克斯的背影,弗雷德里希-史密特先生神情烦躁的摇了摇头,开始顺着厂区转了起来,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有时候出言指导一下。
他是一名严谨的德裔工程师,刻板守时,而且一丝不苟,对于产品质量要求极为苛刻,总会受到合作伙伴的赞誉。
如今这个年代没有什么流水线,生产一辆汽车围着众多的工人,差不多每辆生产的汽车周边都围着10来个工人,有的在安装底盘配件,有的在安装钢板弹簧,有的在吊装驾驶室,有的在清洗配件,抹上黄油准备安装。
每一个人都在忙忙碌碌,但装配一辆汽车要数千个零件,单纯拧各种螺丝就是一个大工程,弄错了还要返工,效率高不起来。
弗雷德里希-史密特先生的宝马汽车厂已经有2700多人,并且还在大力招聘雇员,培训班就有400多人正在学习中,依然不够使用。
有很多配套的货车零件,在市场上完全购买不到,所以在宝马汽车厂还有驾驶室车间,水箱车间,专用钢板弹簧车间,轮毂摩擦片车间等等,还有运输队,食堂,澡堂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林林总总一大堆。
他的宝马汽车厂并不算大,最大的澳洲通用机械公司有87000名工人,大众汽车公司有5万多名工人,东方红机械公司也有4.3工人,这都是海内外名声卓著的大企业。
让弗雷德里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