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61章衣食住行

第761章衣食住行(3 / 7)

,连年自然灾害,想吃口饱饭已是奢侈。

为何移民到大洋帝国超过2500万人,大陆人口还有那么多?

细究其原因

在于清朝庞大的人口数量,每年仅仅因为自然灾害或家庭困难养不活而夭折的孩子,数量就非常惊人,年均移民澳洲百万规模影响微乎其微。

甲午战败之后

清朝向国外列强借入了大笔款项用于战争赔款,这都需要逐年偿还,这些沉重的负担都加注在民众头上,牛毛苛捐杂税众多,人民生活困顿,物价飞涨。

清-仲芳氏《庚子记事》写道:“刻下每石银十,粗麸白面每斤银五分,买米只卖十斤,买面只卖二斤,尚须鸡鸣而出,太阳一出即售停矣。”

同年10月7日,又记:

“白面大钱五百六十文,小米面每斤三百,玉米面每斤二百,白米系南粮,海道不畅,米庄不免居奇,每石需银八两上下耳。”

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制钱,只能买两斤不到的白面,而在嘉庆13年,通州白面不过30文一斤,四十年后价格暴涨了19倍。

白花花的八两白银只能买一石白面,一石等于10斗,一斗等于13.5斤,也就是135斤白面(注;又一说125斤)。

要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得了解现时白银购买力;

光绪二十一年,北平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七间半房子售价85两,也就是1400斤白面的价格,每间房子的卖价还不到200斤白面。

到底是房子太便宜还是白面太贵?

结论是:哪样都不便宜。

以小麦为例;

康熙刚刚登基那会儿,康熙元年六月,一石小麦五钱银。

到光绪25年,一石是4两银,价格涨了8倍。

以黄豆为例;

康熙二年十月一石五钱,《合江县志·食货篇》记光绪二十五年,合江地区黄豆一斤卖0.067两,一石也要八两多银子。

一穷二白

最新小说: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替嫁太子妃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东宫娇妾 城南政北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南城亡事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