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里表示;“我们是世界各国中的佼佼者…我们最有资格统治别人。”
德意志帝国蒂尔皮茨海军上将说;
德国工业化和在海外征服他国,就像自然法则那样不可抗拒。
布洛首相宣称;“问题不在于我们要不要征服殖民地,而是必须这样做,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威廉皇帝满不在乎地宣布,德国“要在古老欧洲狭窄的边界以外去完成重大的使命,追求世界范围内阳光下的土地,德意志人民有权享受这一切”。
相比前任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政策观点有了180度的变化,直接与大英帝国的利益相冲突。
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处于四战之地,为了消除邻国和英国的防范心理,俾斯麦坚持认为~德国是一个“饱和了的”国家,关心保持欧洲现状不变,而且不热衷于夺取海外领土。
如今,一切都变了。
德国海军大臣蒂尔皮茨提出了雄心勃勃发展“公海舰队”的计划,最终目的是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争锋,这极大的触动了伦敦的敏感神经。
在这种情况下,伦敦无意关心发生在远东的小事,除了高调的德国人以外,还有张狂的布尔小蚂蚱让英国人心烦意乱,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处理。
因为南非的巨量黄金和钻石储藏量,将深刻影响到英镑的世界金融霸权,伦敦必须要将其牢牢的掌控在手中,不容半点闪失。
相比较这些重要利益,远东只是边缘利益的边缘,伦敦犯不上为此将小弟得罪狠了,所以选择了摸鱼。
两广地区轰轰烈烈的推行新政,放松清政府对报纸喉舌的压制,引入新学,新思想,动静闹得十分大。
周边的省份却诡异的保持缄默不语,朝廷也没有任何说法,国际联合调停也没有实际行动,就这么僵持在了那里。
面对这种局面,李福寿也没有好的办法,僵化的末日皇朝制度腐败,人心思变,落实行动总是极其缓慢,让人恨其不争,怒其不作为。
话又说回来,拿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