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15年前,澳洲吃羊肉简直就是白给,连秤都不用,一个便士就拿一堆肉,两个便士就拿一大堆肉,一个先令整个羊扛走。
羊肉仅仅是羊毛产业的搭头,那些筛选下来年老体弱的羊,羊毛质量差的羊,小公羊仔宰杀了仅够手工钱,卖了都嫌费事,很多白人牧场主宰掉羊后完全当废物丢掉。
当时,有些刚来澳洲不久的华人新移民,为了节省生活费用,便去现杀现宰的羊肉摊子讨要一些别人不要的东西回来煮着吃。
什么羊头,羊脊骨,羊蹄,羊眼,羊蛋,羊油,只要你拿得动尽管拿,因为当地白人是不吃这些东西的,而且早期的两广及闽浙苏地区移民很少有吃羊肉的习惯,跟着洋人也学坏了,不大爱吃这些零碎。
后期移民来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人看到这种情况简直幸福的流泪,这可都是梦寐以求的好东西呀,没说的……那就是放开肚皮干。
现在可碰不到这种好事情了,羊肉成为牧场主另一项丰厚收入,利润相当可观。
羊脊骨也能卖钱,三角钱十磅,羊头一角钱十磅,羊蛋一角钱一磅,反正这些零碎都能卖钱,而且销量相当好。
由俭入奢易,吃惯了肉的华人移民再让他们回去以吃粮食为主,那基本上就不可能了,这是天性。
所以,粮食问题制约着移民的数量,不可能放开手脚大厮移民,那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粮食缺口,进而引发严重社会矛盾。
想想看吧!
大清朝年年灾祸,动辄殃及数百几千万人口,仅仅东南沿海的数省之地,可劲儿的移民一年轻松五六百万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拿什么来养活这些人口?
莫桑比克地区虽然粮食富裕,但是考虑到海运遥远,粮食运输价值低运费昂贵,根本不具备回哺澳洲本土的能力。
在1894年底至1895年上半年
清日甲午战争迅速蔓延,大陆长江以北地区面临战争涂炭,这引起了该地区大量的富户及城市居民的恐慌,因此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