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熟悉的名字?定是在哪里听过,曹操不想继续头疼下去,于是转移了话题。好在边疆战争胜利了,虽然民间怨气肆虐,倒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实际上压死骆驼就差最后一根稻草。
刘宏不是一个愚钝的皇帝,虽然他见不到民间的疾苦,但他却发现各地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就说这个董卓,自从打了胜仗以后,总找借口问朝廷要粮。让他交出兵权也总有百般借口。刘宏可不想将这样的江山留给后辈,他还想“励精图治”创造一个太平盛世,尽管他更在意享乐,但至少他的心思多少还是腾了一部分在朝廷上。
皇帝逼得越急,董卓越能作,用现在的话是不作能死。董卓大量压榨平民田地、粮产,官逼民反,反了之后我再制服,朝廷你不给我奖赏,总不能收了我的兵权吧。我交了兵权,这个地方可就无法无天了,总之这样的办法在各地军营都实行着,所以限制各地军阀的方案压根也行不通(重要的是中央目前没有肘制地方豪强的有效办法)。十数年的党锢,早就让士人销声匿迹,能存留下来的要么是趋炎附势之人,要么是袁绍、曹操这样的家境殷实者,朝廷也不是你说呆就能呆的,那句话说的不对,说的不好都有可能随时掉脑袋。当然了,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暗处,不是明眼人可能压根都不会发现少了那么几个人。
不过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光和五年二月,大疫。此时朝廷国库空虚,拿不出钱财救济。其实朝廷也不是没钱。军阀早已经体满钵满,各大宦官、大臣也都腰缠万贯、地方王侯更是富贵殷实。问题是谁会拿出来钱财拯救黎民百姓,国库再有钱,人均下去,也所剩无几。何况其中层层剥削。
灵帝刘宏下令,各地举报贪赃枉法者,严惩不贷。可惜成效一般。反而是一些巧言令色之徒更多的得到赏识。民间的大贤良师也没闲着,一边为民众播散“圣水”一面打出旗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曹操此时在回顾他曾注释的《孙子兵法》,他发现很多见解已经与之前相去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