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迹可循。恰巧天灾人祸,粮食收成不好,百姓吃不上饭,也就难免怨声载道。曹操看出了端倪,可以说朝廷之上有很多人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却无人敢对症下药。十常侍其实也个个都是人才,否则只凭油嘴滑舌、处处钻营也不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是意识到了问题,却都不愿抛下自己的利益去做些挽救。皇帝本来就不富裕,手底下“富翁”又没人乐意出钱出力,都指望着别人卖力,自己收稻。也就难免最后崩盘。
当时百姓传颂有一神人,专门救苦救难,号曰大贤良师。曹操曾在现代接受过现代教育,虽然不是一个完全的无神论者,却警惕的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常打探出外做官游学的友人。大贤良师所谓何人。
乖乖~~,一打听这大贤良师可是不得了,有呼风唤雨之能,懂阴阳术数之道。救苦难之黎民,施钱粮与民众。曹操听得多了,倒也不以为怪,反以为常。只是他愈发感觉此人其智不小。倘若只为济灾救世,大可不必故弄玄虚。倘若只为图名夺利,却又不是此番作为。总之此人有点意思。(细数曹操也在这个环境下呆了二十多年了,你还能记得二十年前看的书、其中的内容吗?而且我们仍旧每天接触汉字,偶尔焕发曾经的记忆。所以曹操此时也没有想起一点关于此人的信息,或许他压根就不想去想,因为头疼。)
有的时候,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不在源中心,所以错过了,也很有可能。就好像十常侍败坏朝纲,边境屡遭侵犯,我们却偏居一隅,忽略了些许故事。
光和六年是个难捱的岁月,这一年倒是没有什么不寻常,西羌依旧战事连绵,赋役过重,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就这样步幅蹒跚的前行着。洛阳城在一片安逸当中,似乎丝毫感受不到周围凝重的气息。
洛阳城太大了,以至于这里面像一个独立王国,外面饿殍遍野,里面依然可以笙歌曼舞。虽然此刻的大汉王朝还没有沦落到这个地步,只是宦官的贪婪,百官的吹捧,仿佛大汉王朝此刻仍然停留在太平盛世。一日,关外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