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察斯,至于数量则超过150辆。
这些卡车中,有一部分是濒临淘汰的老旧车,但绝大部分都是运行良好,且配备年限仅有三四年,甚至是一两年的新车,至于售价,则是负责这笔交易的军官提的一口价:不管新旧,一律是5000卢布一辆。
这段时间陆寒在远东四处布局的效果终于显现,原本,这批车的买家还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中国的某钢铁集团,他们的开价高达7000卢布每辆。还有一个是来自印度的塔塔钢铁集团,他们的开价高达8500卢布每辆。但那些主导交易的军官们,信不过这些从未与他们合作过的老外,毕竟他们也怕出事,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陆寒,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信誉良好”。
斯米尔诺夫元帅宾馆,是以原苏联海军元帅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斯米尔诺夫元帅的名字命名的,过去一直都是科尔萨科夫海军基地的主要宾馆,构建的很讲究。但在陆寒看来,这家宾馆却最能体现出苏联军队目前的窘迫—这样一个性质的宾馆,如今连热水都供应不上了,宾馆提供的免费餐,简直连狗都不吃。再看看整个城市,街道上垃圾随处可见;都没有市政工人打扫,那些军人商店里的货架都是空的,除了面包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已经进入9月份了,气温降到10度以下,可用来供暖的燃气管道,到现在都没有人检修——据说这次基地之所以要卖掉这些卡车,就是为了把钱拿回来购买燃气。
没有相应配套举措的改革,终于显现出恶果。莫斯科给企业放权,让他们自负盈亏,一锤子把过去的计划体制全部砸碎了,却没有把关键部位的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又在压缩军费,节省军方开支,同样也没有把关键性问题考虑进去。
负责给科尔萨科夫供应燃气的南萨哈林斯克能源公司,现在要自负盈亏,没消耗一立方的燃气,都要向上游公司缴纳相应的费用。换句话说,科尔萨科夫这边要用燃气,就得花钱买,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免费用。可太平洋舰队现在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有这笔开支,怎么办?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