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彬这次回京也是为了科举。
永昌六年时,韩彬中了文举,之后就随韦孝宽学习武功韬略,一去七年。此次科举是三年一度的大考,韦孝宽便让韩彬回来试试。
在赵夏,科举虽然也分文武,但考进士的考试资格却可以通用,也就是说,中过文举的人可以考武进士,而中过武举的人也可以考文。这条规矩看齐来极不合理,但它却已经存在了三百多年,是从秦代开始就有的,是当权者为了彰显朝廷对文武两科平等视之,决不偏废而做出的一种姿态。
在实行中,这个规矩也并没有惹过什么麻烦,举人们大多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没有足够的水平,谁也不愿意去不同的考场上丢人。
不过,这个规矩倒是便宜了韩彬,他只有文举人的身份,却要考武进士。其实,韩彬对于科举并不热衷,奈何他却有一个乐此不疲的父亲和师傅。韩彬一直很纳闷:韦孝宽每日督促自己为国效力,为何自己偏偏辞去了军职呢?他多次问起师傅,但老人就是不肯说。
晚饭时,王平为了欢迎韩彬的到来又举行了一次大宴,他将自己的表兄弟和有身份的护卫都叫了进来,为他们一一引见。宁王的表兄弟们都是韩彬同科赶考的举人,韩彬自然乐于结识,但那些有身份的护卫却又让韩彬一阵唏嘘。
几个护卫依次说出了自己的品级和昔年所中进士的甲次,韩彬的震惊也不亚于王氏兄弟初到王府时的情景。
韩彬并非不知道皇帝侍卫和王府护卫是从武进士里选出来的,但今天真正面对的时候,他的感觉又与听说时不同。
几个护卫中有三名是二甲,余下的也在三甲前列,这是多么震撼的事实!要知道,除去头甲的三人外,仅有50人限额的二甲就是当前全国年轻人中最优秀的一批,他们精于韬略武艺,并不逊于头甲三人多少,但他们却和另一世界的韩信一样,做起了卫士。
酒宴中,众人甚是相得,武者多为豪放之士,虽是初见,却也很快如同故友。因为临近大考,几人也约定了之后几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