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爷可是忠心耿耿的,拖着老迈病躯从两广北上。挑起了与洋人周旋的担子;李家孺子从军征战,从津门打到奉天,为大清国收回故都,镇守辽西。你说说看。这样的李家不是效忠朝廷是什么?你们呐对李相不了解,他是最重伦理纲常的。最提倡忠孝仁义的!唉,这些个事,跟你说不着。”
“是,是,李相一门忠烈。”英秀连声应承,心里却在大骂“奕劻老糊涂”!
奕劻斜看英秀一眼,轻声细雨地问道:“分省立督和派钦差巡阅关外地主意是你替荣相出的吧?”
这事儿瞒不过人,英秀忙点头应是。
“唉,如今满人是不能战了,还得依靠那些汉人新军,怎么这么明白的事儿你就看不清楚呢?和约未成、洋军未撤,你就得把这些汉军当成爷爷一般哄着、供奉着!别以为自己对大清忠心就可以耍些小聪明,真坏了事儿,本王决不留情,定要亲书折子狠狠地参他一本!”
奕劻是老糊涂?不!他如真是老糊涂,真是见钱眼开的人,慈禧不会将他放到如此关要的位置上。可以说在大清国皇亲宗室中,奕劻本事不及鬼子六,却也能看明白如今大清国的局面,能从大体上拉拢李鸿章(当然顺便地搞了不少好处)为朝廷效命。
英秀还是不敢答话,此时的他还真是怕了。
奕劻见英秀老实,就放下皮鞭换上糖葫芦道:“此番,你要随钦差大臣增去关外就老老实实地去,少在那边兴风作浪。嗯,替我看着载振那小子,少提笼架鸟地在汉军面前显摆,此事办好了,回得京师,本王也会保举你一个功名的。”
“谢庆王爷爷栽培!”英秀从椅子上滚翻在地,又是一个大礼。
奕劻点点头,抬手道:“起来吧,你地忠心大家伙儿都知道,唉,就是方法子错了!有个事儿给你说说,你心里有谱也好行事。老毛子还在胡搅蛮缠的,吉林、黑龙江的练军眼看着就要撤到辽西休整了,老佛爷的意思是让盛京将军兼署节制诸军,另委要员总办关外巡警,增如今不能回任盛京将军,等钦差巡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