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方略,几乎每句话都值得思量、值得学习。他知道李焘的意图,那就是驻军辽西、经营辽西,累积实力、伺机恢复东北!
“大家可以从战术角度来考虑解开这道难题。兵力不足、地形不利。全面防御难以奏效,咱们就来个主动出击,在大凌河东建设一个坚固据点!敌不攻我据点,我出精锐袭扰之,令其无法展开渡河;敌集中兵力攻我据点,我就以河西火炮轰击之!只要老毛子来攻,咱们就有机会寻机分割、各个歼灭!你们看。大批俄军限于宽城子以北。对付各地民众地反抗,他们能够利用的据点其实不多,在辽南,他们兵力比较单薄,必须集中使用才能奏效,那么后勤保障的问题就必须要加以考虑。因此,老毛子要攻凌海河东据点,就只能从安屯、盘山、三岔子方向出兵。哼哼。除非老毛子指挥官修炼成了人精。能够协调三路人马的行动。使之同时到达河东据点,否则。他就是给老子送礼!”
李焘冷笑着用手指戳了戳地图上安屯、盘山、三岔子等地,转头道:“子玉,给我查查三地到凌海河东的距离、道路条件,山东军官团前日有报告发回的。”
“是!”随营学堂学员吴佩孚立即转身翻查电报抄稿。
李焘没有等吴佩孚翻查的结果,而是拿起一个三角板往地图上一扔,沉声道:“兵种不同、部队的士气不同、指挥官的决心不同、道路条件不同、沿途民情不同、携带重装备的数量不同、后勤供给力度不同,都将造成俄军向我河东据点地行军速度不同。现在,假设俄军从安屯、盘山、三岔子同时出兵进攻我河东据点,各位,你们准备如何应战、确保河东据点不失?”
参谋和学员们立即嗡嗡地议论开来。
李焘走到车厢的窗口处,拉开汗湿的衣领,任由车外的凉风吹拂着自己有些发热的身体。以弱敌强、以五千兵马要在辽西站住脚,太难了!主动前出河东邀战,争取以一个漂亮的胜仗来奠定武毅新军在辽西的地位,令俄军不得不在大凌河东止步!这也许就是武毅新军地唯一生路。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