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初见聂士成时的考试又来了。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我。
“天津战局可稳定十日左右……”
“哎,天津昨夜已经达成停火,你听听,外面可有枪炮声?”
“大人,对洋人来说,停火只是缓兵之计。我军在天津纵有五战连捷,可是大清与列强之间的实力差距没有多少改变,洋人此时可以停火,彼时可以因为谈判条件地问题再次开火。敌强我弱,主动权并不在我手。因此不得不防,不得不加紧武毅军、毅军地整补和新军地编练,以应不时之需。况且,俄军眼看着就要占据全东北,随时可能因为和谈上的分歧而挥师进关!所以,军事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只怕山海关一失,京师危殆,大清国地国策根本就要动摇了。李焘以为,要取得最好的合约条件,朝廷就应当作两手准备,一,诚意和谈;二,坚决抗战。”
李鸿章笑道:“昨儿太后老佛爷和皇上的圣驾已然西去太原。”
李焘惊讶地看了看李鸿章,却从老人眼睛里读出“这是事实”的回应。不由有些摸不着头脑地喃喃道:“那……”
“说说和谈。”李鸿章点题了。
“是!”李焘一挺腰板道:“八国联军各有目的,却都是看到区区一个东洋倭国就能击败大清帝国后,才壮了胆气趁拳变结伙打劫。其实他们也有矛盾,各自在大清的利益需要也不尽相同。英国,目前在南非与布尔人打仗,本土军和殖民地军几乎全数抽调过去,因此他们并没有多少力量投入到远东战场。而他们的利益主要在长江流域,此番进军不过是趁火打劫而已。对英国,当保证其目前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强调俄国占领东北、拥有旅大良港的事实,强调德国暗中支持布尔人,破坏英国二C计划的事实。如此一来,英国极有可能与我单独达成和平
“二C计划?”李鸿章有些不:广,可是深度不够,能够体会到学习西方先进之处对中国的好处,却不能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去考虑政治问题。当然,对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罪恶计划,李鸿章也是不甚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