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人的炮兵再次将炮弹倾泻到河西战场上,狡猾的炮兵指挥官吸取了往日的经验,采用炮击一轮就转换阵地的战法,避免被武毅军估算出放列阵地,招致报复性打击。
随着右翼威胁的暂时消除,火力连逐渐拉成一条弧形的战线,弧线的最高端,就是高连山所处的堤坝在桥头的开口位置。此时,他和他的机枪班正遭到敌人从堤坝上和桥头阶梯处的两面攻击。
不出李焘所料,堤坝上确实有一个机枪火力点,机枪喷吐着火舌,将高连山等人压制在一个凹处,难以调整射击阵位,压制从桥头涌上的敌人。如果不能阻止桥头处敌人的冲击,今晚的进攻战斗将全盘失败!火力连所有人就不得不退回出发阵地。
也正是身处凹地,重机枪火力不能发扬的同时,却也在洋人的炮击中保存下来。
堤坝下的洋鬼子“哇呀呀”地沿着台阶向上冲,还没有展开就遭到一阵机枪射击,不得不撅起屁股趴在地上还击,后续的人则继续涌来,又同样地被压在当地。人越积越多,在军官的组织下射出的排枪也越来越密集。最严重的是一部分敌人正缓慢地匍匐前进,一米米地缩短与高连山等人的距离。
高连山几次想将射击阵地调整到稍高处,却立即遭到堤坝上敌军机枪的拦阻射击,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危急时,后续爆破组和保障排一个班上来了,一通手榴弹打出去,敌人在一片爆炸声中忙不迭地向后退。无论是日本兵还是印度兵,他们都被突如其来的“炮击”搞懵了,表现得跟英军华勇营一模一样。
高连山感觉正面压力稍轻,立即调转枪口向堤坝上的敌火力点射击。
敌我两挺机枪距离七十来米远对射,子弹拖着明亮的轨迹飞来飞去,都试图压制、消灭对方。这样的对射,注定了是高连山吃亏,他没有完整的掩蔽发射阵地,也没有良好的射界,只能硬扛!
“嗵嗵嗵!”侧后,一挺机枪吼叫起来。
“高连长,狗子来了!”一名战士认出了不远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