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逐鹿1900 > 封推感言

封推感言(2 / 3)

靠实力说话。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满清朝廷中央集权的逐步衰落,汉人督抚的权势日重已经说明了问题。权力只要在手,又何必计较是什么形式?关键问题应该是为获得权力时付出的代价和利用权力做什么事情。

历史中推翻了满清,可是今天我们还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这个现实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权力争夺和民族矛盾的关联并不十分深刻!事实上,孙中山先生最初提出“驱逐鞑虏”时并没有多少信徒,直到经历屡次失败,痛定思痛,总结出国民的需要后提出“旧三民主义”,才得到中国先觉的年轻精英们的拥护,从而推翻封建专制的满清朝廷,实现五族共和。这里就有一个主从关系,那时候的中国内部矛盾到底是封建制度是主?还是满清少数民族的统治为主?显然,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最应该尽快推翻。

推翻一个制度是两方面乃至更多方面相互作用使然。民心和强权结合才能推翻一种存在千年的制度。否则,书中主角的革命又将是一场不成熟的“辛亥式”革命,对国家崛起的大计方针而言没有多少好处。热血的,头脑简单的革命未必对国家有利,很可能又是一次“义和团式”的闹剧。

教科书中说,辛亥革命之所以依靠一些新军起义就能成功,乃是大势所趋,其实未必。190X年,革命并不是瓜熟蒂落的必然,甚至辛亥革命那种形式上的成功,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内。如果真正去对比1911年时中国的政治力量,真正的民主革命派有多少?恐怕还是顽固派、保皇立宪派们和无知无觉的愚昧民众占据绝对优势,这些优势力量被一些受列强扶持的野心家控制,最后造成的结果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应该是同志还需内斗,国家利益还需被一个个政治集团算计,国家的发展强大计划还将是空中楼阁!否则,辛亥一成,国家就应该走向新生、走向强大了!

实际上,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在北伐战争后仍未成功,何况主角身处的1900年呢?

本来仙人掌想综合各位读者们的意见,尽量地写

最新小说: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穿越战国成白起 三国之董卓之婿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穿越做暴君 大唐昏君 战国之军师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