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点时间就好。
“哈,老王,事情有眉目了?”
“呃……”王丰先打个磕绊,才慢慢解释,“嗯,差不多了吧,回头领你过去,对了,我这儿有点小事,麻烦你帮忙问问……”
最近,王丰的日子过得不太景气,手头有点拮据,想让吕明生帮他卖些画,或者说,帮他找个人把画处理了。
王丰能拿得出手的画,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吕明生知道内情,这厮最好的画,不是送给女人,就是送给朋友。
只是,王丰开了口,吕明生也不好意思不帮忙,脑子一转,就想起一个画商来。
电话一打,可巧,画商还真的就在通城。
这也好理解,通城的文化气息比较浓,也颇有几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和书法家,画商在这里呆的时间都不会短。
那就见面商量呗,在他的撮合下,第二天下午,王丰和画商见面了。
可惜,谈了几句,画商站起身就告辞了,原因很简单,王丰带来的画,实在太少了,只有二十来张。
按说,王丰是小有名气的,但画商才不管你这个,画太少,没有包装价值!
画商出手,通常都是大手笔,小于一两百张,那谈都不用谈。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画商的概念,他们买的,不止是几幅画,而是一个人的创作!
也就是说,此人的画,流失的就不算了,其余的,要全部卖给画商,画商替你包装、炒作,到达一定高度了,适量地放出部分画,就收回成本还有余了。
至于画少,不但不利于包装,利润也不会太大,更说明此人流失的画多,画商再有钱,也对这种事不感兴趣,除非那画家是名家。
王丰还算不上名家,距离尚远。
商人重利,实在是无可指责的,艺术沾上铜臭,可也不止一天了。
王丰显然是被打击了,有点郁闷,不过他也是爱笑之人,笑嘻嘻地骂娘,“妈的,我们楼不供暖气,这大冷天儿的,烧电暖器的电费我都快出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