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腿根,一步步挪到对岸。
荒道难走,犁也笨重,疯长的野草还使坏绊人脚,才走了两刻钟,就捂出了一背脊的汗,肩膀麻得要命,李臣舍不得用稚娘缝好的那张皮垫肩,怕磨坏了,只好解开褂子,迎面的风吹在赤溜溜的胸膛上,才让人稍微觉得舒畅了些。
换了以前,李臣是吃不起这种苦的,不过生活已然在这个年青小伙的身体里,种下了庄稼人的韧xìng和根骨。
如果一整天不去营务几把庄稼,摸摸锄头,身体反而松垮垮地觉得不舒服呢。
他从野柳树上摘下叶子,咀在唇边吹着小调,路两侧都是大片的野地,视线远端,是尚未被开垦的山坡,和一棵棵桶般粗壮的老树。
这年代地广人稀,一出村就难得看到人迹,李臣摸摸小媳妇特意缝在他袖子内衬里的金子,又摸摸别在后腰的柴刀,他还暗想一定得把金子守好啰,如果遇到劫道的歹人,就狠狠给上一刀,如果对方人多,就马上扔下扁担转身跑。
长跑李臣还是很有自信的,他一贯就注重锻炼,而且在另个时代,被肉和牛nǎi养出来的底子,要比现在的普通人强壮不少,又劳动了一年多,浑身的小腱子肉,单纯几个闲汉近不得身。
直到临近了茂县,路上来往的行人多起来后,李臣才松了口气。
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茂县其实就是个有土城墙的大村子,铺在地上的青石路下陷到了泥巴中,高一处低一处的,一片低矮的屋子,墙上刷的白浆早就发黑,正是集rì,稍微开阔点的地方都挤满了人,大多是镇上的商户和附近乡村的住民,吆喝的人语和扬起的尘土组成了个喧闹的世界。
李臣问了路,找到了做木工活的棚子,谈好价钱,得天黑才能弄整齐,于是拐到集市。
这是chūn季的早集,从清晨持续到午后,主要以山货、野味、笊篱、碗盆之类的东东为主。
卖食物的摊子也多,拿面浆糊好的小猫鱼,在滚烫的油里一炸,又酥又香;制好的豆干,现煎现卖,热腾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