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号,根本是有价无市。虽然价格一再高涨。依然是见不到一本出现。有缘能得一见的,都要感叹眼福不浅了。
但是,很快众人便见到了一本简版的《艺苑掇英》,或者说,是盗版的。
盗版商。正是在前一段风风火火地《京华杂谈》。就在前几天,《京华杂谈》的最新一期。竟然全盘照抄了《艺苑掇英》。出了一份专刊。当然印刷质量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其中几份插图更是被弄得面目全非,几至无法入目。
但是这份盗版刊物的火爆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几乎才一问世,便卖得精光。之后杂谈坊又重排制版加印数次。依然是供不应求。市面上现存地数千本价格也被炒得颇高,一时之间,《牡丹亭》那优美的词句传遍了长安地每一个角落。又以更快地速度向大唐各地传去。
这种情况大大出乎褚行毅等人的意料之外,以至于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来找卢鸿诉苦。还是在卢鸿的点拨下,他们才想起来大唐的《出版令》已经颁行。于是,按照卢鸿的说法,他们要“拿起法律地武器”,维权行动开始了。
《京华杂谈》的后台是谁大家都不知道,但用脚趾头也想得到必然与朝中高官有所联系,若换了寻常人家,这个官司还真是没办法打。但褚行毅虽然不通世务,后面可有卢鸿在支招,这点小事自然还不放在眼里。除了《出版令》之外,《艺苑掇英》封皮上天子手书可不光是摆设。李世民为人颇有艺术修养,喜爱精美之物,事实上《艺苑掇英》出版后第一批送的读者中便有他老人家。这一次,当原版《艺苑掇英》和那份不堪入目盗版刊物一齐摆在他地案上的时候,李天子不出意料的爆发了。
若不是有了出版法令,只怕这次《京华杂谈》不死也得脱层皮。但这一次,除了交付了巨额的罚款,以及公开向《艺苑掇英》和有关人士道歉外,倒没有更多的法外施刑。
当卢鸿拿到那笔金额绝对不算小数的赔偿金的时候,他只是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想到——好像昨天说的终南山上那套别墅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