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卢鸿忍不住问道:“不知令尊欲去往何处,为何急着这几日便要动身?”
上官玥有些无奈地道:“家父所谋之处,却在洛阳。只因庭芝他要订亲阳郑氏。因此此去,也是为着办理纳彩诸事。”
卢鸿一听大是意外。怎么这几天没见,上官庭芝这小子就拐了个老婆出来了。
上官玥见卢鸿不太清楚,便慢慢地将上官庭芝之事讲与卢鸿。
原来事件起因,还是在上官庭芝入太极书院就学。
上官庭芝被卢鸿送入太极书院之后,最初受些个刺激。更兼这一段家中巨变,令其突然之间心性成熟了许多,眼界也与以前不同。因此用功颇苦,学业不复从前般松散。
上官庭芝天性本来聪明,家学渊源,底子是极扎实的,又曾得卢鸿指点过为文做诗的要诀,因此一旦到了太极书院这太唐顶尖地学府之中,又这般用功,进境自然极快。何况他又是卢鸿亲自送到书院中的人,院中诸位讲学,也多少有些另眼相待。在诸般事宜及学业之上,都有几分照拂,经常能开个小灶什么的。
卢鸿离开范阳一段时间后,正值阳郑氏玄坛经会复开,按照惯例,邀请范阳太极书院参加。太极书院中除了几位精于经义的讲学外,还有多名优秀学子同往观摹。虽然上官庭芝入学时间尚短,但他用功甚勤,为人又讨人喜欢,更有卢鸿的面子,于是便也被选入其中,一同到了阳参加经会。
到了阳,经会还未开始,那桃园诗会先期举行。每年诗会均在经会前,卢、郑两家的青年才子,暗中较劲,在诗会上自然各逞才华,以期压倒对方。可惜郑氏毕竟占着地利人和,除了当年卢鸿一人力压全场外,这几年范阳方面地表现,一直处于下风。
本来上官庭芝来阳,书院中人对他也无太高期望。不想在桃园诗会上,上官庭芝有如神助,以一首长篇歌行惊艳全场,令人刮目相看。
上官庭芝诗词受卢鸿影响极深,又得其亲自指点,诗风与当下空洞繁丽的习气截然不同。
更兼受家学及卢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