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将前时闻得的短柱体曲子吟与众人听。
博山铜细袅香风,
两行纱笼,烛影摇红。
翠袖殷勤捧金钟,半露春葱。
唱好是会受用文章巨公,
绮罗丛醉眼朦胧。
夜宴将终,十二帘。月转梧桐。
此曲写得确实佳妙。语俊韵险,一时之间,众人竟然无从接口。
这时唱曲少女眼睛眨了几眨道:“曲子中的短柱奴家也曾闻说。只是哪里有诗也写成短柱的了?就算依着祖公子与李公子,便请卢公子为奴家写个能唱地短柱来吧。”
说罢另拿了彩笺来,定要缠着卢鸿再写过。众人适才听了李叔慎所吟地短柱曲,也对这短韵体例颇感兴趣,自家也都寻思过,绝难下手。此时纷纷出声相和,看卢鸿可有大才,再作短柱。只有卢修,却是出言相劝。在他想来,这短柱体确是极难,片刻之间,便是天才也难有所得,怕卢鸿一时应对不来,失了脸面。
卢鸿寻思片刻,便笑着在笺上再写了一首,说:“在下便以三国人物为题,胡写一首,以为游戏吧。姑娘请看,这首短柱算是够格了吧?便与你赔礼,如何?”
少女看了,却是一首自度新曲。再细看一遍,居然是两字一韵,真是短到了不能再短。难得地是语意清爽,毫无造作之态,一时心中大喜。少女又暗暗念了两遍,这才放心谢过卢鸿,重新示于乐队中领头之人,轻声商量几句,复至场中。身后管弦之声再起,隐隐多了几分沧桑沉郁。只听少女唱道:
鸾舆三顾茅庐,
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
众人先时听叔慎所述短柱曲时,已然觉得佳妙无伦。此时再听卢鸿这曲短柱,竟然是两字一韵,而语意浑如天成,较之前者,何止难了数倍。一时反复品味,惊赞不已。
既有佳作,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