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世界观构建起来。听在众人耳里,只觉得卢鸿所说,便是多年来修习经学苦苦寻觅的绝大道理,忽然被卢鸿从基础上勾绘出来,一时众人脸上,满是激动惊喜之色。
此时,忽然从那打开的小门之内,幽幽地传来一声叹息,便听一个苍老的声音说:“聿横,传语族中各房,三日之后,玄坛开坛,我们三个老朽并小友共论经义。”
闻得此言,堂内诸长老面上无不露出狂喜之色。族长郑聿横激动得须眉抖动,口中呐呐片刻才颤声答道:“遵命。”
郑家玄坛要开坛了!
这个消息,在荥阳一时激起了惊天巨浪,又以更快的速度向四方传去。
郑府中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每一次玄坛开坛,都是郑氏家族一件盛事,何况这玄坛已经有十年未曾开启。
要说起这玄坛十年未开的原因,便不能不提到李家那个天才人物:李伯方。
这李伯方少年时便天资绝伦,遍览群书,更兼能言善辩,颇富声望。只是其后与郑府中经学高才几经辩论,总是相持不下,难分胜负,心下颇不服气。年岁既长,便游学长安,寻师访友,学业精进。十年前,郑族玄坛开坛,族内三位耆老登坛讲经,李伯方突然不邀而至,登坛与三老相辩。此时李伯方所解经学颇有新意,一时郑家竟然处于下风,形势不利。总亏三老学业精深,又是联手对敌,往返辩论了十来天,最终勉强维持个不胜不败之局。
虽说最终平手收场,但只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伯方新立经说,实是颇有高明之处,只是他年龄较之三老要差着十来岁,见识经历略逊;此外新立经说,总有不完善之处,这才被对方三人联手抓住些许不足之处,未能得竟全功。
经此一场论战,李伯方自然是名声雀起。郑族三老一怒之下,竟然不再理会族中之事,闭关在带草堂,日日研习经典,以图来日雪耻。这三老原本均以“经”字排行,分别名为郑经知、郑经行、郑经诚,因此次论经之痛,竟然舍去“经”字不用,便以郑知、郑行、郑诚之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