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论学,传承大道,是何等的人文胜事。如今先贤早去,坛柏犹存,唯有事迹故典长存书简,至理大道薪火相传。思及至此,卢鸿心中油然而起不胜向往之意,便恭恭敬敬地向那玄坛深深施礼,连拜三拜。
郑桓见卢鸿如此郑重,心下颇喜他有礼。待他施礼已毕,便引他绕过玄坛,来至那正堂前。正堂便是今日考究所在的带草堂,带草堂后面高阁,便是藏书楼的所在了。郑桓为卢鸿通传一声,引他进了大堂,禀明堂中各位长老,便即告退。
卢鸿与诸位长老见了礼,这才打量堂内情景。只见堂内中央,简简单单的安置了三只蒲团。诸位长老均跪坐于堂内两侧,共有五人,均身着儒袍,左手最上年长的一位,看来约有六十左右的年纪,其他几位,也都在五十开外了。卢鸿见过的那位郑权长老,位在左手第二位,此时看向卢鸿,脸上颇有嘉许之意。
原来刚才几位长老在堂内,已经见到卢鸿在玄坛前恭敬施礼,均觉此子虽然年纪不大,却颇有敬仰先贤之意,不由印象都大为改善。就是先前几个想要给卢鸿点颜色看看的长老,也不由暗暗寻思,看在卢鸿知法懂礼的份上,就不再给他过份难看了。
坐在左手最上的六旬老人,正是当下郑家族长,名唤郑聿横。今日考究,自然要以他为首。郑聿横于这卢鸿诗会夺魁一事,也无成见。只是各房中颇有言论,才不得不为这考究一事。只见他缓缓捻着长须,问卢鸿道:“卢鸿,久闻你神童之名,却不知向来治何经典?”
卢鸿恭敬地说:“卢鸿于族内所藏五经典籍,粗粗习过。只是所观尚浅,未得名师,所得颇为有限。”
郑聿横听了,点点头,便挑选各经中句子,询问卢鸿,又提出几点经义,要卢鸿释解。
卢鸿这些东西早已烂熟于胸,毫不迟疑,一一答来。郑聿横听他有问必答,且能博引横征,显是所涉颇深,不由连连点头。
待郑聿横问过几个问题,右手一个老者便发问道:“卢鸿,我且问你,圣人之性,以何为本?”
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