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各界的好评,因为毕竟大多数人首先关注的是币值的稳定。
11月初,上海滩日报发表了中科院经济研究所署名马寅初的文章,文章认为上海证券市场的繁荣已经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因为据他的研究,相当一部分的证券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现在的价格,因此随着价格向理性的回归,投资者将会遭遇巨大的损失。由于银行系统向证券市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他预测随着证券市场的危机,银行系统将会出现巨大的亏损,并可能由于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不信任而引发挤兑潮。
这篇文章发表在国内最权威的经济报纸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当时乐观的投资者却认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但是随着人民银行缩紧银根,人民币本位银行业相应的开始收缩银根。随着利率的不断上升,拥有专业知识的银行纷纷认识到了危机的来临,与此同时,由于价格过高,市场参与者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筹集到资金,于是抛售逐渐蔓延开来,一旦价格开始下跌,其势就不再可以阻挡。
从11月11日开始,市场开始迅猛的下跌,伴随者的是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纷纷倒闭。与此同时,将大量资产投入证券市场的银行的资产开始急剧恶化,资产质量的下降导致了公众开始把他们的资产向安全的地方转移,于是挤兑不可避免。一批实力弱小的银行纷纷倒闭,具有良好安全性的大银行的资产规模急剧增加,小银行纷纷被吞并,在这当中,为了保持自身的经营,很多小银行甚至自愿将自己交给大银行。
而事实上经过统计,人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大银行无一例外的都是人民币银行,他们在人民银行存有准备金,能够获得人民银行的贴现贷款,人民银行相对于他们是最终的贷款者,由于人民银行的官方背景以及良好的信誉,这些银行被认为是安全的银行。这些银行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新民银行、三晋汇业银行、四明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