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学造船系,专攻造船工程,1914年他调至美国纽伦敦监造潜艇(这是袁世凯与该地电船公司所订造的15艘潜艇),后因袁世凯倒台,造艇合同失效。1915年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军舰设计与制造,1917年毕业,获海军工程科学硕士学位,是年学成回国,由海军部以差遣员名义派至海军江南造船所工作。1918年,江南造船所接到美国订造4艘14650吨运输舰的合同,为此要扩大船台,增添设备,拓长船坞,新设厂房。进厂不久的叶在馥参与了这项工程,他目睹江南造船所的生产技术大权均由英国人摩根控制,感到愤懑。出于民族自尊心,他认为唯有自强不息,埋头实干,作出成绩,才能改变官僚买办的偏见,使洋人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担负起船舶设计的任务。自此,他立志献身造船事业,全力关注造船技术的进步。由于他勤奋好学,施展才华,而且成绩突出,但1918年仅被提升为技术员。但是他仍然努力工作,为设计川江新船型,他查阅资料,探测航道,主持设计符合川江特点的优秀航轮,畅销一时,他也由此成为国内顶尖的造船技术专家。中科院成立时进入船舶所,任主任研究员,不久参加东北船舶研究小组,后成为该公司研究所的副所长,中方总工程师,特切尔的亲密搭档。
“潜艇不是也在建造吗?走,我们看看去。”同盟政府为了训练潜艇士兵,特地订购了4艘德式潜艇,这种潜艇是欧战中德国的最先进的潜艇,在德国政府半愿意半不愿意的情况下被东北船舶一次引进,但是我对这样的潜艇并不满意,我要求公司在此基础上设计新型的更先进的符合我的作战要求的潜艇,当然我向他们下了诱人的订单,不然谁会干呢,傻冒阿!
9月中旬,我回到了沈阳,刚回来就收到了两个大消息。一个是,14日,中国劳动党公开发布了她的成立宣言——《劳动党宣言》。该党于8月中旬在上海公共租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月后才闭会,我想一定是什么问题争吵的特别激烈的缘故。这个宣言要求在中国实现劳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