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伏在太史慈背上,在月光见少女,咬着嘴唇,哭泣不停,实在楚楚可怜,便出言劝道:“孩子咱们带上这姑娘走吧!”
太史慈为人至孝,又加上平白无故杀一女子心中不忍,虽然明知多带一女子必然徒添麻烦,但也得应了母亲。三人略一整理,让少女与母亲同骑,太史慈则在前面引马,往城南门而去。
太史慈手持令符叫开城门,直往南门而出。本来太史慈驮了母亲和一女子出门,守城应该狐疑,但却无人敢上前拦阻,一则太史慈勇冠三军无人敢轻易冒犯,二则太史慈执着令牌出门合情合理,谁又敢阻拦?
待太史慈穿过吊桥,过了护城河往城南行去,士兵越想越觉不对,因为九江城南面不远处,正是陆云大军营地。守城士卒赶忙飞骑报于刘繇府上。刘繇闻听太史慈叛逃,初时尚且不信,略一细想,发觉此间疑窦重重,刘繇也不披挂,直接率了亲卫队追杀太史慈而来。
太史慈没有骑马,自然行走甚慢,虽然陆云军营不远,但是却还是有些距离。不久太史慈便听得身后马蹄声四起,知是刘繇追兵至了。于是牵转马头,宽慰母亲几句,不慌不忙搭箭在手,遥遥立定。
那美貌少女原本心中非常慌张,颤抖的双手已将太史慈母亲紧紧抱定,但此时太史慈面对强敌追击,毫不惊惧,犹如一樽战神一般,没来由得便对太史慈生出了强大的信心,伸手将太史慈将松开的马缰握在手中,将太史慈母亲团团地围在自己尚属稚嫩的怀抱之中。
刘繇等人越追越近,似乎已达百步之远。实在因为天色太黑,月光不明,无法清晰辨别,太史慈只能通过听音来辨别。少年时代,太史慈曾随着父亲游侠江湖,这些听音辨术的伎俩,太史慈却是非常精通的,此时他略一倾听,便已经清楚知道追来的士卒,大约有百来个,奔在前面大约二十骑,后续步兵却是七十多人。
刘繇等人举着火把奔近,大约还有百步之遥,此时虽然还不能清楚看到对方脸面,但骑兵人数却是跟太史慈的判断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