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新戊戌变法 > 第三十四章 清流一派 二

第三十四章 清流一派 二(1 / 3)

?

满洲人得以入关皆得益于通读三国,所以崇厚觉得自己有点像东吴的鲁肃,单枪匹马讨荆州,土地之事不可马虎,向俄国熊讨要已经吃到熊嘴里的东西肯定是万分艰难的,心中忐忑的出了京城直往俄国的彼得堡而去。当时国内情势,老左刚在新疆为国家争了口气,民意重新强硬起来,去的时候恭亲王和沈桂芬交待只要能将伊犁要了回来,保住朝廷的体面,对那帮清流言官也有了交待,在要回伊犁的前提下,其他的细枝末节大可不必认真。崇厚牢牢记住。张之洞上奏要求崇厚由陆路取道新疆赴俄,勘察伊犁地形民情,做到心中有数。再到俄国谈判不迟,但是这位崇厚大人身为贵族自然不想舟车劳顿,不顾廷议纷纷,装聋子坐着轮船稳稳当当的由海路去了彼得堡。

刚到彼得堡崇厚就接到了左宗棠的亲笔信,信上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俄国交还“伊犁全境”,千万别陷入俄国圈套云云,崇厚心里很是不爽,这个左胖子把自己当小孩子看了。将信随手丢掉,就去找俄国熊谈判去了,俄国的谈判代表是外交部代理大臣的格尔斯,他在和崇厚一番交谈后,格尔斯很快就发现这位大清的全权代表外交知识基本属于白痴一级的,顿时大为兴奋。

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1878年俄国刚和土耳其打完仗,虽然大胜而归,但是也属残胜,国力消耗极大,再加上俄国国内的革命者造反的声势很盛,所以俄国也急于转向国内加以镇压,只是很可惜这位崇厚大人不了解国内外的形式,只知道听命于背后的两个强人的耳提面命,这两人一个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另外一个就是军机大臣沈桂芬,这沈桂芬是因为僵持的局面持续,朝廷既不能不派重兵防守,左宗棠的洋债就不能不借,长此以往,浩繁的军费会搞得民穷财尽,用心可说是委曲求全。

李鸿章李二先生就不同了,他的心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第一、如果中俄交恶而至于决裂,一旦开战,俄国出动海军,必攻天津,身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铁甲战舰还未组建好,实在不知道拿什

最新小说: 探花 战国之军师崛起 城南政北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穿越战国成白起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南城亡事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