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哈萨克各部处于十分不利的危机之时,哈萨克出了一位著名的可汗,那就是阿布大汗。他勇敢地担负起领导抗击侵略的历史重任,大大推迟了沙俄吞并哈萨克的进程。在1723-1756年长达30多年的哈萨克-准噶尔战争时期,不仅表现出他的军事天才,而且在清朝、准尔和俄国的外交关系中显露出了他杰出的外交才能。1757年遣其11部各头人组成使团前往北京朝觐乾隆帝。乾隆帝颁发了册封阿布汗的诏谕和给予优厚赏赐。并以中玉兹作为整个哈萨克三玉兹之首。阿布汗于1758、1759、1760年连续三年派使者去北京和热河朝觐,积极配合清军进剿准噶尔部,同时促进了哈萨克汗国与满清的贸易往来。
在阿布的影响下乾隆二十三年,大玉兹阿布勒比斯汗向追击准噶尔宰桑哈萨克锡喇之清军献马进表以示归附,并声称愿“奋勉自效,永无二心,倍于左部”。乾隆四十八年,阿布勒比斯卒后,乾隆帝令其子杭和卓袭爵。小玉兹的努拉里汗也于乾隆二十七年向清表示臣服,并于同年遣使与中玉兹使臣前往北京朝觐。乾隆四十巴年,又遣其子阿布责素勒坦入朝,乾隆帝设宴款待,并予以厚赐。
此后,哈萨克各部首领不断入觐并接受册封。阿布汗拒绝了沙俄对其同样的册封。沙皇同样对清帝国给阿布汗的册封正式宣布不予承认。
阿布汗曾出兵征讨曾多次入侵哈萨克的中亚几个汗国以及西面伏尔加河一带的沙俄藩属卡尔梅克人,取得了重大胜利。由于对哈萨克民族的杰出贡献,整个哈萨克民族的口号从“阿拉什”变成了“阿布”。
哈萨克人和蒙古准噶尔人的血海深仇导致对其他蒙古部落也是毫不留情。1771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三万两千帐十七万老少,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东归祖国。在沙俄的不断挑拨下,土尔扈特部在经过哈萨克草原时与哈萨克各部发生了激烈冲突,在沙俄军队和哈萨克各部目的不同(沙俄为了坚决阻止土尔扈特部东归,哈萨克人为了向蒙古人复仇)的袭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