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

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3 / 5)

阳(今兰考)三的挖堤决口。黄河之水淹不多远却能够给封丘的中华军造成极大的麻烦。

黄河从三门峡向东。水势平缓。到徽宁一带由于的形更加平坦。泥沙沉积。河床愈淤愈高。远远望去。像一条天不管的不收的土龙。因而名叫“悬河”。〈黄河是在咸丰五年。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这才形成如今由山东营口如海的局面。在这个时候黄河至兰考南下。夺淮(淮河)入海。出海口在江苏。

自康熙元年以来。黄河几乎年年决口。

河督只知用大禹治水的老办法。结果河床年年淤沙。多。竟然闹到乘高四溃。不复归河的局面。肆虐于淮河运河之间。堵塞潜运。而历任河督空有治河之心却无治之术。只知清沙排淤。每年耗费千万人力。百万黄金。可是期一到。立刻化为乌有。足见他们学术不精。虑事不周。不能洞察黄河水患之病根。

直到了康熙十六年(没查资料。印象中是这个年份)。由安徽巡抚辅晋升河道总督。治理千里黄河。其聘请有河伯之称的陈为助(陈著有《河防述要》。清初绝顶的治水专家)。一改往年一味开宽河道的老办法。改为“束堤冲沙”。

“筑堤束水。以水冲沙。”大明的潘季驯已有论著。河堤加固加高。河道窄了。水势一定增强。流速加快。不但新沙不至沉落。旧沙也能卷带入海。河床必然越来越深。道也一定愈来愈低。如此自然就不会有决堤之患。

这种治水方法远胜老法子。若是成了效果自然良好。然而辅陈的作为惹恼了一个人。于成龙。康熙帝的亲信大臣。(康熙朝两个于成龙。两人是表兄弟。这个是小于成龙。都是留名青史的廉吏)

这于成龙不是个“忠君爱民”的清官吗?他为什么这么别扭。一上来就和辅闹拧了呢?这事儿啊。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于成龙也好。辅也罢。都是绝对的清官。也都想替康熙把治河的事情办好。造福万民。造福后代。可是他们点不同。方法不同。

如果套句现代词汇。于成龙是保守派。而辅

最新小说: 东宫娇妾 替嫁太子妃 城南政北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南城亡事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