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吵醒手下的弟兄,找来手下的都司、守备,吩咐了下去,要他们准备好所需的战甲。
绿营兵大规模的装备铁甲,这在大清朝一百多年来,那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却也是被中华军给逼的没办法了,要不然那真是不可能的事情。
满清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没有入主中原之前,最多也就十几二十万部队。
其中还有他们的看家精锐——八旗铁骑。
满清之所以能够得天下靠的就是他们那十多万八旗精锐,作为手里面的拳头部队,主要战力,满清的一切军事部做都要符合八旗铁骑的需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用精锐骑兵冲垮敌阵,然后才有了步兵的冲锋陷阵。作为把其精锐的附庸兵,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直面最危险的战事,做一个摇旗呐喊的帮手,一个收拾战场的清理工,最早的满清步兵干的也就是这个了。就像梁明那时看的无数电视电影一般,无数的绿营兵仅仅是穿了一件普普通通的印有“兵”字的军衣而已。
所以,从入关到坐稳江山,绿营兵一直没有大规模的装备铁甲,毕竟满清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铁甲去给他们。在满清的历史中,“披甲人”处于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由此可以知道,如果铁甲遍布于军中,那么这个词也不会拥有如此的地位了。(于披甲人为奴)
清朝全部拥有战甲的自始至终只有一支部队——八旗兵。八个旗,各有特色,各不相同。(大色四种,白、红、蓝、黄,但是镶边不同)就像满清一般战甲中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T<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