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部了。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当年轰轰烈烈的豫楚大起义中。十余万人血染沙场却也从没听说过白莲教一部首领率军投降的。如今出了这么一出。那是不是意味着依旧在山陕两省坚持的白莲教义军也会投降呢?假如是这样。那么满清西北的大军是不是也快要开过来了?
王封安想不明白。但他知道这是个重要情报。要赶快告诉后方。片刻之后。四只信鸽两两成对。扑朔的翅膀分别飞向了宣化、张家口方向。
从怀安小城。到宣化、张家口。经宣化、张家口飞到延庆。再过延庆飞抵北京。在电报还没发明的时候。训练有素的信鸽是最好的情报员。特别是密码本的出现。即便是信鸽迷失了方向。或是被谁给打了下来成了人家的腹中餐。都不会有损情报。也使的这小东西更加的被中华军放心大胆的使用了。
在白泽、吴元庆二人损兵折将的时候。远在北京的梁明已经的到了消息。“白泽部投敌?”梁明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老子瞎眼了。”
原本以为那些从战场上逃回的白莲教首领再次起义时能发挥的更出色一些。不曾想他们竟会发挥的如此之出色。“投敌---白泽----混元教----大半个白莲教义军”。梁明似乎已经看到了山陕两省的半数白莲义军摇身一变成了满清的走狗。再远一点儿。他似乎看到了明年开春。一二十万满清大军水涌似的掩杀过来。“传令骑兵一旅、二旅。忠勇军南标部。十日之内赶至宣化集结。听从傅力(一旅旅长)调遣。命令夏雄飞。率冀东南主力向河间、沧州、冀州一带挺进。最大限度的调动清军。给西北主力制造战机。”
命令传到张家口时。围攻怀安城的白泽、吴元庆部早就退回了涞源。这一战一共进行了四天。两部清军伤亡了三千多人。一直仅是耳闻中华军厉害的白泽部是深切体会到了他们的厉害。
在战斗发生第三天。由宣化挑大头出了一个连。罗家洼、西湾堡、永嘉堡等几个要塞各分出去一个排。组成的一支两个半连300人的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