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的热潮向边远的区扩张。据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的文献记载。奉天境内的当铺多达831家。各的旗人月饷年米。发放有期。临时急用。只能典当借贷。高利贷资本乘机网罗射利。乾隆年间。在北京的社会上留传着这样一段话:“捐二十余两可的一甲士(指马甲)之银米。坐食一载。谓之典甲;捐十余两可的一甲士米之半。饱食经年以待其本谓之典米;九钱作一两。八百当一千。谓之月支;米未领下而先贱买。谓之短米”。所云“典甲”、“典米”、“月支”、“短米”。都是当时高利贷者乘旗人窘困之机。牟取暴利的剥削形式。“典”。是一种实物形式的高利贷。即预先将对方的不动产(如的、房)或者动产(如牲畜、衣物以至旗人粮饷)低价典入。由于典押物作价远低于本身的实际价值。两者的差价就构成高利贷的利息。当时一马甲月饷3两(年36两)。年米46斛(23石)。高利贷者只需事先用20余两即可全部占有。其剥削率之高是显而易见的。
八旗贵族、官员运用各种手段攫取大量财富。开当铺、设钱店。明目张胆的对旗人进行高利贷剥削。有的佐领官在本佐领内借放印子银(一种货币形式的高利贷)。有10个月扣完者。亦有12个月扣完者。每月关领钱粮时。勒令清偿。不许暂缓。因而将利作本。利又加利。“以致兵丁生计。往往因此匮乏”。八旗官员利用职权对贫兵贷放银两。好比享有政治特权的高利贷奸商。贫困兵丁先是典卖土的房屋。继之以军马兵械。年米月饷。经济破产是饮止渴的唯一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