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安民(3 / 5)

于上。山崩土震。的怨于下。官卖爵。仁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涂。徭役频兴。工怨于肆。

………………。万罪皆归于满清贵胄。无罪与满民……。尔入我中原。百年将养。口我食。习我学。即为中华子民…………

………………。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军。亲征蹈巢覆穴。痪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量材优翟。无靳高爵厚封。起各省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单仕;所催征粮谷。封储仓库。印信册籍。解军前。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国之幸甚。天下幸甚!”

看了后潘有度脸色微微变色。但仍是不解。向伍国莹询问道:“世叔。小侄还是不明。望世叔详解一二。”

“容谷啊。你仔细品一品这最后一段。”伍国莹重重的叹了口气。心中不无伤悲之感。伸手轻轻捋了下胡须。说到:“唉。这一段看似寻常无味。却是正中天下士林要害。想想年前的禁书案……”

“禁书案。文字狱。好大的风啊!”潘有度呆立了半响。这才唏嘘道。思量了良久。潘有度恍然大悟道:“世叔。先前卢青以“天和仁孝”之名。出资救了与其有瓜葛的董膺一家。随后又出巨资削去了七十多人的发配之苦。对外则宣称是“朝廷有恩”。弄的整个广东人尽皆知。原本以为是卖好与孙总督。如今看来怕都是为今日做的准备。”

董膺早前是越华书院的监院官。本人原是翰林院的编修。乾隆四十三年母亲病逝他回广州守孝。后来就辞去了官职在番禺学院做了院长。到了四十九年。董膺应邀前往越华书院。随后就与屡次捐款修缮学院的卢青结下了交情(越华书院本就是官商合办的。广东省是数一数二的书院。)

伍国莹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董膺在广东士林的的位非同寻常。门生故旧多不胜数。不然的话单凭卢青一介商贾又怎么可能救的下。

最新小说: 南城亡事 城南政北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东宫娇妾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探花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替嫁太子妃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