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战士。还有自己受到的传令嘉奖。这个年近五十的汉子眼睛也禁不住湿了。他还想到了往日战死的乡邻。“我庄大田原先的家境还不错。这大伙都知道。可清廷不让咱们活。你再好的家境也敌不过那些个贪官。”
“这一次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那不是大王不顾咱们台湾百姓的死活。一定要咱们起事和清廷对着干。这都是让孙景燧、柴大纪等这群狗官给逼的。”庄大田脸颊禁不住抽搐了几下。想起那一段被汤大奎(凤山知县)逼的跟狗似的日子他就来气。“在座的弟兄都是义军的核心兄弟。都知道咱们义军背后的根底。晓的打不过来还可以跑南边去。但是你们永远都要记住一点----咱们的根在台湾。这里是咱们的家。”
庄大田的最后一句话让不少人都脸红的低下了头。他们这批人中有一批本就是天的会或是岭南处的人员。在起义前就知道了中华国的存在。但还有一批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人多是原先天的会或是岭南处的外线。不是核心成员的他们虽然在起义的第一时间就参加了义军。并且大都成了中下层军官。但对于隐藏在幕后的中华国并不知情。他们都是在屡立战功的情况下才被告知的。那个时候这些人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已经是那个谣传中的国度的一员了。并且大小都是个官了。
这个消息原本是为了安将领们的心。是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可万万让庄大田想不到的是。在战争的艰苦阶段正是这个“退路”严重动摇了义军高层干部的决心。这个现象在凤山之战期间表现的最为突出。
凤山之战后。庄大田立刻向林爽文告知了此事。两人都觉的不是个事。和杨衮、王敦二人商量了一下四人联名属了一封奏折。通过岭南处专递到了中州。
台湾的消息历来都是直报梁明的。看到这个折子他真是有点哭笑不的。但想一想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也没下什么特别指使。就交给了台湾自己处理。
这两个多月来庄、林等人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所教此事。现在的机会倒也恰当。杨衮、王敦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