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荡的逼近大穆降。跟随的还有一部分民军,不过人数少了很多,还不到五百人。
中坚人物是除了广东监生李安善、鹿仔草武举人陈宗器和双溪口武举人黄奠邦,这三人功名在身都算是坚定的亲清人物。跟随他们的除了本身带的民团,还有少数鹿港的泉州人。这些人都是有家人死在炮击中的,仇结大了,消不下了。
而这时的南北两路义军主力则全部集中到了大穆降,共有9000人,其中北路义军6000人,南路义军3000人。
根据严烟送来的情报,杨衮发出了整军以来的第一次召集令,他要集中兵力打掉鹿港来敌之后,再北上对付淡水之敌。
府城是一个吸铁石,只要有它在满清的援军就会源源不断的在鹿耳门、鹿港登陆,所以这个点拔不得。如今里面窝了两千清军,由水师提督黄仕简领头,附属的还有数量未知的民军。另外两千人马由柴大纪率领出了一次头,被当头一棒打晕了,折损了六七百号人,现在正盘踞在盐埕桥舔伤口。
如今对义军威胁最大的就是鹿港之敌和淡水来敌。鹿港援军共计3500人,加上早先逃散的民团不会少于4000人;而淡水之敌海坛总兵郝状猷部2000人,闽安副将徐鼎士部2000人,也是4000人。
义军淡水王作、林小文所部只有三千人,虽然敌不过坚守却是可以的,所以淡水之敌可以放在后面解决。义军的当务之急是要除掉直逼心脏的鹿港来敌,彰化是义军的总营所在,决不能有丝毫闪失。
因为台南暂时没有清军进攻,杨衮就将其主力三千人调到了大穆降,带队的是副军师王敦,所部将领是庄大麦、庄锡舍、王阮郭、简天德、许光来五人。
因为清军势弱,先前仅能控制府城周边,所以对于王敦所部的前来虽有察觉,却没个具体的情报。黄仕简只能传令于柴大纪部,命其小心戒备,至于任承恩所部就罢了,随便派人通知一声就是了。因为两人都是提督,平级的,谁也管不着谁。
果然不出黄仕简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