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 中州(3 / 3)

。所属部门不同可奏报上的内容却是一致的,台湾大安。

盐埕桥一战,除了开局的不顺外,余下打的很漂亮,林爽文于正面佯攻牵制了柴大纪,而在得到杨衮的回报后立刻命兄弟林永率一千义军赶去渡河。随后两面夹击击败了柴大纪所部,不过柴大纪老军善战并没有折损多少人马,主力尚存。

柴大纪随后退驻驻桶盘浅,并传檄澎湖,游击蔡攀龙率700澎湖清兵赶至。刘升、陈泮领千余人直下茄冬,被府城清军探知,“海防同知”兼台湾知府杨廷理偕守备王天植领兵至大湾驻守,千总沈瑞先行。大败而回,千总沈瑞死于阵中,杨、王二人率余部退守府城。

柴大纪问报,无奈之下退守台南府城,至此南北两路义军会师于府城之下,合为一军,以林爽文为首,庄大田为副,杨衮为军师。

府城清军广邀各地亲清乡勇进驻,同时城内尚有清军两千余,义军数次“攻城”不破,台南战局陷入对峙。事实上这是事前定下的章程,留下府城不打,如此一来福建的援兵就只能于鹿港登陆增援府城,而不能凭借水军优势袭扰海岸,这算是将清军集中到一个点上了。

如此一来总好过清军沿海岸进袭,不然的话仅凭借万余义军怎可能防的下这长长的海岸线,而且分散于各地,也容易使清军以重击寡了。

在台南战事停顿的同时,台北义军进展神速,淡水守备董得魁只身逃亡后,义军一马平趟,顺顺利利的荡平了台湾北部所有清廷的势力,基隆港等地尽归义军所有。如今台北义军留有李同所部,王作、林小文等以率部南下,现在就等满清福建的援兵了。

如此大好的消息怎能不令梁明高兴了,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义军发展的过程和他印象中的差不多,除了盐埕桥一战外。照这样发展下去,说不住福康安、海兰察这两个乾隆后期仅有的名将真的会在明年来台湾,那个时候北洋舰队尽出,一勺烩了他,多省事。

最新小说: 东宫娇妾 替嫁太子妃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探花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南城亡事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城南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