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隐患。于是中华国就落得了个意想不到的好处,聚集在豫鄂边界的余下二十余万百姓全部遣发至暹罗。而梁明所要付出的仅仅是二十万两银子的礼钱,和以暹罗国发到的一封感谢信,外加几船暹罗的土特产,好歹也要有几个贡品不是?
中华国在这场波动中坐收渔翁之利,得到了天大的好处,两年的移民迁来了四十多万百姓,极大的巩固了中华国的根基。而满清则陷入了全国动荡的开始。
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泡汤了,心情的郁闷可想而知,七旬老头一发生气,后果可就严重了。对待造反之人,满清是向来不讲留情二字的。就好比梁明发家的山东起义,清水教不但土崩瓦解,而且其主导的王伦等五人家族全部被灭,甚至牵连到整个寿张县的王姓百姓,他们的下场是一律斩杀。手段残酷之极。
陕甘、川楚、豫南,最后是五路大军进剿,将白莲教义军紧紧地围在山林之中,并且将当阳县翻了个底朝天,方和志的乡邻、亲朋、师友等等,只要抓到了一律处斩。对于方和志,乾隆可谓是恨之入骨,他可不傻,白莲教起义只是区域的一时动荡,可方和志的缴文却可以动摇整个大清朝。
虽然到了乾隆时期,满清的统治已经极为稳固了,渐渐的也占据了正统的地位。可就这样乾隆依旧要做出一副亲善汉族、友好士子的样子,在几次南巡之中他为了折服江南的汉族士子还特意穿着明朝的服饰,同当地大儒谈经论学,以用来证明自己的亲善。所以,对于方和志他自然不会放过。
不过清军没有很快的实现他的愿望,押解方和志等人进京千刀万剐。豫鄂边界山高林密,义军有熟悉地形,辗转之间就拖住了满清的进剿大军,局势一时间僵持住了。但大局上义军却已经全盘落入了下风,只要不傻他就明白义军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次起义,白莲教在豫鄂两省的主力尽出,若是就这么被灭了那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是恢复不来的。梁明不想这样就放弃了一个好子,马上命令情报署开展进一步行动。
四十九年九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