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处,是他们好不容易才从锡兰弄到的战马组成的五百骑兵,他们将防止对方向这里发动攻击,将排好的队型冲散。
在三个方阵的后边则是五千预备军,随时准备支援出现危急情况的地方。以后世的观点来看的话,这样的队型根本就是找死,不过现在还没有重机枪发明出来,所以这样的队型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毕竟这样才能使军队最大的火力发挥出来。而此时对这样密集的对型最大的威胁就是炮兵,但现在欧洲对炮兵的使用技术并不成熟,基本上都是在拿破伦发现将火炮集中使用的优点以后才大规模使用炮兵的。
就像此次一样,六十多门大炮被内特·:阿伯德平均的分成四部,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四个师的炮兵各置一地。(第三师无法带炮,就分给了右路军,三十五章有交代)不过这落在范庄华眼中就成了另一个意思,为了防止敌人大炮的袭击,就像邦都会战。
一万六千名西班牙士兵们踩着鼓点踏着整齐的步伐向中华军开去,从这整齐的步伐中透露出一中肃杀的气氛。这就是所谓的杀气,只有在久经杀场的军人们身上才会形成这种气势,范庄华暗暗的这样想到。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西班牙军队出现在了阵地前的,看得出他们有着高昂的士气,踏着整齐的步伐,皮靴和土地的撞击发出沉闷的响声。这本是很令对手丧失士气的举动,但是经历了昨日的接触,西班牙人的表现就是守备一团的菜鸟也充满了鄙视。他们现在的这种举动,落在前线将士的眼中就变成了一种“卖耍”。
这时,西班牙人停止了前进,大约离前线有一千米左右。开始重新整理因行进而弄乱的队型。内特·阿伯德知道越是拖的久的话对现在这种情况下的西班牙军越没有好处。于是他果断的发动了进攻的命令。
士兵们在低级军官的带动下一步步的向中华军压了过去,由于现在还没有到他们手中步枪的射程,所以他们也无法开枪。身后的大炮开始了轰鸣,但准确度有待提高,他们的炮弹也大都落在了中华军前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