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七章 中国风再起 一

七章 中国风再起 一(3 / 4)

游记》有关中国的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l、物产与商贸、2、城市与交通、3、政治与宗教。契丹蛮子,地大物博,城市繁荣,政治安定,商贸发达、交通便利。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见闻庞杂繁复,然而最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是中国的物质文明。每到一处,他都兴致勃勃地记述当地的物产、建筑、道路、行船与桥梁。中国城市,无论是契丹的汗八里,还是蛮子省的行在(京师),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

契丹传奇不仅具有清晰的形象,还有确定的类型化的意义与价值。契丹蛮子,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物质繁荣。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蒙古治下的中国相对于中世纪晚期贫困混乱的欧洲来说,都算得上是人间天堂。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文化也需要一个物质化的异域形象,因为这是他们超越自身基督教文化困境的一种启示。物质化的契丹形象可以激发中世纪晚期西方文化中的世俗欲望,使其变成资本主义文明发生的动力。一个充满财富与权力象征意味的中国形象出现,自有其欧洲文化本身的背景。

如果说中国形象是一面镜子,它与其说反映了契丹的形象,不如说表现了西方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的幻想。从中我们既可读到模糊的中国形象,同样可以发现投射到中国形象中的西方中世纪文化所压抑的欲望与恐惧。

契丹传奇是关于东方世俗乐园的传奇。正如黄金是财富的象征,契丹话语中传奇化的大汗,则成为权力与荣誉的象征。马可·:波罗、鄂多立克、马黎诺里的文本中,都有对大汗威仪的描述。在大汗的形象中,隐约透露出中世纪晚期欧洲的世俗政治理想。马可·波罗的故事主要流传在南欧、意大利半岛与伊比利亚半岛。中世纪晚期的英国人、法国人或德国人,在读另一部流传广度几乎与《马可波罗游记》不相上下的东方故事——《曼德维尔游记》。1500年之前,欧洲各主要语种都有了《曼德维尔游记》的译本。今天我们可以见到的《曼德维尔游记》的手抄本有300种之多,而《马

最新小说: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南城亡事 替嫁太子妃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城南政北 探花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东宫娇妾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