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一共也就三千二百人,去除了三百炮台守卫,还不到三千人呢?如今连看押城中的西班牙人靠的都是各营的巡丁。
“分民领命。”听到梁明再次划拨了五挺连珠火铳和两门轰天炮,陈分民已经不在乎正在海上飘着的西班牙洋夷了,在他的眼中就是四个字“不足挂齿”。
连珠火铳是梁明压箱底的宝贝,这东西在三年前就开始制造了,如今库存已经储存了四十三挺之多。这东西是最适合对付人海战术的,可梁明在山东硬是挺着也不让它露面,怕得就是“打醒”了乾隆皇帝。梁明一直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在经历了山东起义后乾隆老儿会不会大力发展火器。他可不是自己那穿补丁龙袍的孙子,偌大的名声挤出再多的水分也是有块分量的。要是乾隆老儿转变了想法,那等到自己反攻大陆之时清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毕竟已经根深蒂固的满清不是康熙时可比的。
戴梓是个被历史埋没的火器大家,堪称中国17——18世纪最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大家耳熟能详的“威远大将军”,就是出自此人之手,而另一项几乎可以改变中国历史的发明——连珠火铳,却因康熙帝的短视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本人也被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此后,戴梓被迫靠卖字画度日,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70多岁才遇赦回到京城,不久就因贫病交加辞世。
连珠火铳准确的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是一种后装、滑膛、单发的燧发枪,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它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所以说,在现在这个年代,这种已经出现了近一个世纪的火器确实是一种领先于世界的存在。
“启州城,本将军就托付给达修(周青竹)了,那二三千西班牙洋夷一定要牢牢看着,万万不可出了差错。”对于周青竹梁明还是很放心的,但表面上还是要那个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