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青皮,趁机将新军中的本分人挑了出来。这些人要么是乞丐,要么就是一无所有穷到家了的农民,反正就是活不下去的。这些人和那些青皮流氓投军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只是为了有口饭吃,就是做了杀头的买卖也是为了一个“活”字,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梁明他们的攻势给唬住了。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比较可靠的。
有了这二三百人握在手中,李勾心里也有了底气。一路上也顺顺当当的到了招远城下。
这招远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地带,虽然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却是个出产黄金的好地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相管仲作的《管子·:地数》篇中说:“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上有磁石,下有铜。”
李勾就是登州人,哪会不知道招远的特产。在招远境内溜了一圈抄没了大小十多个金矿,却只落了三百多两金子,大头早就被知县使人运进莱州府库了。但这一趟也没白走,他有招收了四百来号的矿工。
自古以来,这各朝各代的矿工就没好日子过。来招远当矿工的人没几个是本地的,因为本地人都知道里面的道道。这些人大都是逃荒来的,还有一些是犯了事被罚来做苦役的。所以这些个仇大苦深的“无产阶级”被李勾这么一忽悠,李勾的队伍猛地增加了近半数,而且还都是精壮、靠得住的汉子。
这招远虽然产金子,可朝廷监管的也严,这些个矿工多数受过鞭打,亲戚朋友的也有不少惨死于此地,所以对清廷的怨恨远比先前招来的强。
招远县城的防御兵力并不多,大多数的金矿监丁被招进了掖县,城中剩下了不足五十人。说白了,这招远就是个弃地,徐绩根本就顾不上这个金光闪闪的县城。就连招远的知县被徐绩使人招到了济南,这样一来既不白白丢掉了一个知县的性命,也有了应付失土之责的借口。那知县是高高兴兴的带着妻儿老小跑了,可苦了留守的县丞。当李勾兵临城下时这个熬了二十来年才从一介小吏爬到副县长位子的可怜人,为了不连累亲族心下一狠,一条白绫悬在了大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