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九章 战略布置

第九章 战略布置(1 / 3)

?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台风余波已过,海上风平浪静。在风雨中沉寂了七天的大秋岛再次喧闹起来,妇孺老弱收拾残迹,两千三百多青壮则是准备好了一切,他们整装待发。

对于造反这事他们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些人本来就是食不果腹之辈,被梁明等人连骗带蒙拉到了大秋岛,却是吃饱喝足衣食无忧。

吃谁的饭替谁卖命,这个不是道理的道理在中国有着令人匪夷所思的宽阔市场,上至达官高贵下至黎明百姓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就是金銮殿上的皇帝老子也认这个理。

所以,出乎梁明的预想大秋岛上三千多号人竟没起丝毫的波澜,特别是在他宣布此次起事主要是为了报仇之后就带队前往南洋后,岛上竟是人心安定。

既然无法理解那就甩在一边,梁明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拿下登州府报仇雪恨,然后趁清廷围剿清水教之际大捞一把,接着走人……

虽然已经四年了,但梁明根基太浅手头的实力还是太弱。大秋岛上男女老少共有三千出头,壮丁不足两千五百人而绝大数是水师,陆上的兵力已经不是一个少字可以形容的了。

大秋岛实际兵力只有两千三百人,其中一千七百人是水师。双篷艍船的吨位是最小的,带炮八门,加上船长、掌舵、旗手、瞭望手、操帆手,水工(划船的)共有四十人。趕缯船稍大一点,带炮十门,……共四十五人。最大的七艘战船,带炮十六门,……共六十人。(40*7+45*20+60*7=1700)

而六百人的陆上力量,梁明五十人的贴身卫队,二百人的亲兵,百人的炮队,百人的炮台守卫,剩下的一百五十人编为三个陆勇小队。

为了计划进行的顺利,梁明冥思苦想了好久最后下定决心用岛上余下的三百多人的男丁(造船的,炼铁的,铸炮的)来守卫大秋岛,而四年来积累下的二千三百人全部投入登州作战。

…………………………

乾隆三十九年,

最新小说: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探花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替嫁太子妃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南城亡事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城南政北 东宫娇妾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