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唐十一和他们重新建立联络后,自然也将这两年的分红都一一分给了大家。如此一来,唐十一带来的二百万贯更是越来越少。
看样单靠个人财力来搞军队建设,这花费实在太巨。想想也是,大宋在西路和北路的军费开支一年高达数千万,平均到秦凤路的也有数百万之巨,而自己这镇戎军一年的各项开支也达数十万。如此一算,本来,唐十一觉得自己带来的二百万多少可以撑个几年。实在是没想到不当家不知油盐贵啊,各项数不清的开支,处处花钱如流水。粮草花费占了大头,各项训练设施,只产出没收入的水泥厂还有支付大量的人力成本,建造器械的开支等等,因为上方拔款有限,剩下的就只有唐十一掏腰包了。
唐十一倒是不心疼钱,心想为了大宋子民少受战争摧残,花再多钱也是值得的,何况自己这些钱来得也容易,而且自己总觉得在当下之世钱对自己而言也只是一数字而已。
除了搞好军队各项杂务,唐十一还要兼顾着管理榷场的重任,这是宋夏贸易的主要场所,也是一肥得流油的场所,因为每年的交易数以千万计,单是这中间的各项税收都十分惊人。对此,唐十一暂时并没打这方面的主意,原因有二,一是自己主要精力忙于军务而无暇其它;再就是现在管理榷场的骨干都是杨都统的心腹,而杨都统又是是秦凤路一把手李将军的心腹。有了这层关系,唐十一也只是维持榷场现状,不出什么乱子就好。
而且还有一点让唐十一分心和头疼的是,自己这个一把手,还背负着管理一方百姓的重任,各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时有骚扰到自己,不过,除了一些重大案件或重大纠纷,唐十一会亲自处理外,其他一概放手别人去做。
忙碌之中,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间,燥热的夏已经远离,随着气温的降低,青翠的群山也变成了迷人的五颜六色。固原的秋季象是多姿多彩的油画,唐十一并没有迷恋这让人心醉的美景中。
想想大约就是这个季节,自己突然的重生到了这个世界。一切总觉如一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