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想一下。
可以说,大宋随便一个小城都赶得上西夏一国的财力了。宋政府可能也是算清了这个账,破上面子不要换来了暂时的平安,当然也养虎为患,最终为其所害,但此说又不恰当,因为不管是夏、还是相对强大的辽,最终都没把北宋怎么样,北宋是被突然从东北杀过来的女真给灭掉的。
从条约中也可以看出一点,如果辽夏真的把宋政府打败了,在条约中是不可能只要这一点赔偿完事,人家再穷,这点小钱还是打发不了的。他们也不傻,打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搞不好小命就丢了,再说打仗也是抢些钱……一个想安静,一个想要钱,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宋朝是十分仰慕的,而且还是全方位的艳羡,虽然在军事上他们打的宋政府狼狈不堪,可在面对大宋时的心理是十分自卑的。有两个小典故很能说明问题:
一是宋仁宗死的时候,当时的辽主哭的昏天黑地,不是装的,真正的伤心啊,他还曾道,愿来世生为宋人,足见其对中原文明的向往。
二是宋辽签订条约时,辽主曾提出情愿少要点银两,希望赵大官家给些十三经之类的书籍。
赵大官家的回复很绝,钱一分不少你的,想要经书门都没有,就你们那粗汉还看经书,尼玛也不怕辱没了经书这俩字。
草原民族对宋的向往在这里绝对没有夸张,苏轼曾经出使辽国,他在其诗作中提到,当时的牧民们以有一本他的最新诗集而感到骄傲,随处可见朗读其诗者。在访问的过程中,他也切切实实的享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所到之处可谓万人空巷,丝毫不亚于今天的超级明星。
扯的有点远。下面言归正传。
虽然近来宋夏边境相对平静,只是一些小打小闹,但梅谷堡一战还是极大震动了宋夏当局。梅谷堡这三个字顿时成为双方军政两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西夏统治者对宋朝先进的科技文化的崇拜已达近乎迷信地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