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只能对峙。
然后就又陷入了之前三十几年的圈子,俄国人满世界的煽风点火,大明追在尾巴后面灭火。俄国人花费一卢布,大明就得投入十人民币。
“阁下,莫斯科的政变,显然是有强力人物支持的。亚纳耶夫、柯留奇、帕夫洛夫、巴克拉诺夫,这些人全都是俄国高官。他们的参与,会让政变的可能性大增。”大明国家安全顾问忧心忡忡的说:“我们认为其可能性达到百分之七十。所以我建议不要截断和他们联系的桥梁。”
张孝达皱着眉头,思索着国家安全顾问的话。
“事情没那么夸张!”一个声音从客厅外传来,紧跟着一个中年人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看着来人,首辅张孝达笑了:“佩纶,你总算来了。”
来人是张佩纶,曾经的李鸿章幕僚长,现在的大明国家情报委员会主任。大明国家情报委员会,是大明情报机构里一家专门负责中、长期策略思考的组织,冷战中期成立,负责编制国情评估等报告,也支援情报首长做出判断。
张佩纶冲着张孝达微微鞠躬:“首辅阁下,让您久等了。因为我需要很多情报去分析,所以迟了一些。”
他就坐后说:“我在fic的电脑里查询了近几天来俄军和克格勃的调动部署情况。令我吃惊的是与事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哦?”张孝达觉得事情有些不可思议。
“没错,除了莫斯科周边驻军稍微移动了一下,包围了莫斯科之外,其余的一切照常。”顿了顿,张佩纶笑着说:“所以我认为这次政变是一次不协调的、仓促准备的临时性行动。我预测克里姆林宫回到保守派手中的可能性是10%,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处于无限期僵持状态的可能性为45%,而政变早期失败的可能性也是45%。”
“也就是说,保守派的赢面很小?”
张佩纶打开公文包,将一摞几十页的文件递过去:“这是分析报告,您可以自行判断。”
首辅张孝达仔细的翻阅着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