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来的压抑感。
1887年古里亚以改革家的姿态升任俄社总书记。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古里亚迅速掀起了一股改革新浪潮。他所谓的新浪潮不过是将俄罗斯共和国联盟由社会主义改为资本主义。他试图找出一条此前从没有过的改革之路。改革伊始,他就将重点放在了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方面。
古里亚最初的改革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的铺开,古里亚开始怀疑俄国的社会主义,试图寻找一种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887年11月初,古里亚作报告对俄国的历史和重要人物进行了评价,强调要改变被扭曲的社会主义制度。
被赋予新思维的古里亚准备彻底改革俄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充实人权。他在1888年6月俄社工党的全国党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宣布:要根本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要改变社工党的职能。最新章节
1889年11月,古里亚在上发表长篇文章。他说:“如果前几年俄国的改革只是完善过去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必须改建我们整个的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他还力主“促进多元化”,提倡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
一石激起千层浪,古里亚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急转弯,引起了俄社工党内和俄国国内的政治分化。社工党内随即形成了以耶夫洛尼为代表的激进派,以卡济科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古里亚为代表的主流派。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500多个形形色色的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
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把古里亚推到风头浪尖之上。此时古里亚仍能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到了1890年,古里亚为代表的主流派使用种种手法,贯彻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古里亚还利用各种派别之间的矛盾,在俄社28大上继续保住了俄社中央总书记的职务。
以耶夫洛尼为代表的激进派,联合社会上其他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