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子夫的身高都隐隐地快赶上父亲了,也只不过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虽然很幸福,可对自己这个快三十岁的成年人来说,也是很困扰啊!宋子夫不由得叹了口气,莫名地有些怀念起那完全没有长辈概念,动不动就跟自己吵吵闹闹、动手动脚的男人婆小姨来。
饺子的事情就这么搞定了,虽然因为材料的奇缺,只能用后世并不怎么看得上的大葱猪肉馅凑活下,不过总还有那么个意思;可这大过年的,必不可少的爆竹该去哪儿弄呢?
按照某人因为好奇拆开过的鞭炮来看,最起码里边要饱含黑色的火药、不知名红色粉末还有一些灰色、黄色的,额,也许是泥土?
想到这儿宋子夫不由得有些深恨自己“文科狗”的身份:看点娘上别的穿越大大们,哪个不是大笔一挥,别说**了,连用**的诺贝尔炸药都能分分钟“轰隆一响,闪亮登场”!
可到了自己这儿,也就仗着对历史的熟悉,搞一点小打小闹投机的营生了,现在连弄口饺子吃都要绞尽脑汁。
人比人气死人啊!某个生怕自己的蝴蝶翅膀,扰动自己唯一仰仗优势的“胆小鬼”,只得抱着脑袋哀鸣一声,思索起火药发明前,华夏人民过年时怎么放爆竹的……
对了!貌似就是烧些两头密闭的竹节!子夫想了半天,思及“爆竹”的本意,这才恍然大悟般拍了下大腿--在火药发明前,老祖宗们根本就是在家门口点个火堆,把晒干的竹子丢进去烧来着。
不过这样很是不够劲儿啊!某人有些沮丧地摇了摇头,想想也知道,干烧竹子那点声响,说句难听的还不如跺跺脚音大呢;在弄不出火药的情况下,该怎么加强一下才好呢?!
子夫漫无目的地在屋檐下飘来飘去的目光,忽然落到厨房门口一个乌黑的陶罐上;罐中是上次齐涓来时顺路带来的齐国粗盐,万氏倒是宝贝的紧,专门收在厨下时不时还拿出来晾晾。
记得初中化学里也学过,粗盐这种杂质极多的玩意儿,如果弄上一些封死在密闭的竹竿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