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被压扁的三角形,位于正中的往往都是手持冲锋枪或是半自动步枪的士兵,两侧则是步枪兵。
这样的组合,自然是连续火力为主攻,两侧的步兵对位于箭头的步兵形成两翼保护。
显而易见,可能在200米外,这样的三人小组还对日军形成不了太大威胁,可一旦进入四五十米距离,那就有些可怕了。
弹匣容量达到20发的mp28瞬间喷射出的火力甚至比一挺轻机枪还要可怕,两侧的长枪兵则可以投掷手榴弹做火力补充,等冲锋枪兵更换弹匣,两杆步枪亦可以开火保证火力连续性。
而等到炮火逐渐变得稀疏,脑瓜子嗡嗡的犹如被塞进了数千只蜜蜂的井上小树将头探出战壕,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战斗小组。
令他肝胆俱裂狂呼“敌袭,射击!”的原因是,这样的战斗小组,数量高达30余。
显然,井上小树的高声狂呼有些太晚了。
6门迫击炮和18具掷弹筒不惜耗费轰击战壕的战术,之所以停止,是因为己方步兵已经抵达日军阵地前沿40米,那已经接近炮兵们的极限心理值了。
炮兵们额头上、身上,掌心,全是汗!
冷汗!
那不是疯狂搬炮弹累的,而是紧张的。
唐团座的命令堪称疯狂:所有炮兵、掷弹筒兵不得停止炮击,直到一线步兵抵达至可以投掷手榴弹的距离!
只要有一炮失误,炮弹或者榴弹就会落到自己人的队列中,以他们毫无遮掩在野地中的攻击状态,至少也是两三人的生命逝去。
死在敌人的枪弹中,那是牺牲,是战士自己选的归宿,可死在自己人的炮弹中呢?
死去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了,可活着的人,尤其是亲手架起炮口放下炮弹的炮兵们呢?该如何面对?
除了炮兵们自己,或许只有天知道他们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幸好,步兵们终于抵达了唐团座规定的区域,炮兵们也没犯下误伤战友的错。
就在日军稀稀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