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倒闭,这条生产线非是完全废弃,而是以现有的技术无法修复,找不到具体的故障点所在。
程孝宇这一次来,即是为了它而来,如果真的能够靠着异能修复,节省下来的资金足以让大宇电子开始捉襟见肘的资金链宽裕起来,店面、公司、销售、渠道、驾校,所有的资金都在填补这一个巨大的窟窿,程孝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现在还没有脱离谨小慎微的土姓,让他贷款一千来万不着急不着慌的缓缓发展,一年到头弄点钱勉强够付利息,靠着人情关系不断的以各种方式将这笔贷款滚雪球或是压着利息,他做不到,最起码现在做不到,用马建平的话说,程孝宇不是个真正的商人,商人逐利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孝宇现在还不合格,不过经历了二十年的牢狱之灾,马建平更愿意与这样一个不合格的商人合作,在对方的手下工作。
典型的小工业作坊城镇,街道并不宽敞,居民区聚集,每曰往来于小镇与省道的各种货车不计其数,在这地方养的最多的不是技术工,而是装卸力工。在这里你随处可见到穿着某个厂子工作服的人,十个人里面有七个是穿着工作服的,区别就是这里的私人工厂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成百上千,勤劳并能抓住机遇肯吃苦的南方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即显露出了强大的商业头脑,善于抓住机遇在改革的浪潮中一蹴而就,彻底奠定了国家南富的局面,也让江浙一代的商人,成为了社会的主体构成部门。
这家要倒闭的场子老板姓郑,大家都叫他老郑,有着南方人的惊喜也有着北方人的粗旷,用他自己的话说,走南闯北惯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个地方的人了,轻信了合伙人的话,买了这么一条有故障的生产线,将二十多年来辛辛苦苦攒下的家财全部投资到了这个厂子中,一赔到底。
最初马建平也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老郑的,听闻有人要买这废弃的东西,老郑相当的热情,甚至直接开出了二百万的超低价,并且配套的一些设备也都奉送,用他的话说以后不做这一行了,二百万做点小买卖混个生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