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的圣旨之中更对杨昭有不少嘉奖赞誉的言辞。并许其参与朝廷朝会。如此一来,杨昭就不再是虚食爵禄的闲散王爷,而变成有资格提出各种建议,参与国家大事了。
杨昭是杨家三代,所以之前并不太被朝廷中的各位大臣所重视。大家不过就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而已,也并不重视。但在杨广正式成为太子之后,便有些有心人开始注意到这位东宫储君的嫡长子了。但杨广和杨勇的夺嫡之争太过惊心动魄,朝廷中因为太子废立而遭殃的人太多,大清洗过后人人自危,惊魂未定之际,也没谁敢再有什么动静,总得先平静一段时间再说。但去年除夕夜新年大宴时,杨昭一鸣惊人,可谓大大地露了回脸。事后杨坚加封这个孙子为河南王兼左卫大将军的圣旨出来时,那些政治动物们便纷纷嗅出了风色。可惜杨昭随后又离开大兴去了成都,那些有心人纵想攀龙附凤,却也没机会下手。
到杨秀起兵之后,他那张檄文里极是不客气,直是将杨昭骂得狗血淋头。朝廷里出身关陇的文武臣子还好说。那些出身关东大族者,如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等等,则无不视之为蛮夷劣种的荒谬败德之行,对之都颇为不齿。更有甚者,不少关东世族年轻子弟日常间说起,亦均以杨昭为笑谈。
这关东关西(函谷关)之争,其实亦非自今日而始。其根源早在春秋战国时便埋下了。关西人勇悍善战,关东则富庶得多也文明得多。上千年来关东关西不断明争暗斗,始终互相不服气。但关东人虽然从牌面上占尽优势,偏偏每次与人相争,却又不知何故,全部都输得一塌糊涂。
秦始皇从关西起家,如秋风扫落叶般灭掉关东六国,这是一次。汉末时袁绍占据河北,欲以泰山压顶之势攻灭曹操,却在官渡惨遭大败,这是二次。北魏末年,高欢掌握关东而建立北齐,宇文泰掌握关西而建立北周。其时关西残破,民生凋敝;而关东则有兵有财,实力十倍于关西。可是斗到最后,北齐却依旧被北周灭了国。那些依附高氏的门阀世族又一次站错队,更加倒足了大